close

作者:曹秀雲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抬頭一望,到處都有荷槍的軍人,隨時都有行進中的部隊,也四處都有軍車、軍事基地、武裝檢查哨等,十足的戰地肅殺之氣。戰爭殘留的破敗坦克,仍偶現路旁,連坦克車的履帶都被拿來當作緩速的跳動路面使用……」

這段如同戰後新聞現場的報導,是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在二○○四年七月,於阿富汗戰爭結束後兩年,殘都甫開放觀光不久,所見所聞的「原汁原味戰地風貌」旅遊感言。

戴勝益是在阿富汗戰後前往當地旅行的前三百多位「觀光客」之一。戰時阿富汗境內共被埋下約一千萬顆地雷,戰後可能有地雷的地方,都以紅色石頭為標誌,「連上廁所都要很小心,不能踩到漆紅色的石頭,踩爆受傷只能自認倒楣,根本沒人理!」

聽起來很可怕,但戴勝益語氣中,卻透出一絲興奮的悸動。這大概就是著有《旅行,重新打造自己》一書的心理醫師柯特勒(Jeffrey A. Kottler)所說的:「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旅行帶來的悸動,只因為這份悸動為他們帶來了更豐沛的生命力。」 

有目標的出遊 

原來,戴勝益自有一套效率旅行學。他把休閒旅遊,都當成經營企業般,會先在前一年的十一月完全規畫好隔年一整年工作與旅遊行程,然後像業務員衝刺績效般,卯足勁實踐目標。

有一次到印度,當他知道錫金原來是夾在印度、尼泊爾之間的小國,積極實踐「增長見聞」的他,特別要求導遊「再怎麼無趣,我都要住一晚。」就這樣,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一般旅遊團少去的高棉、非洲、亞馬遜叢林、阿富汗……他全都走過。 

而戴勝益的旅行主張就是:「TIMING」(時機)最重要。也就是,「要和時間賽跑」。 

曾多次替戴勝益規畫行程的高寶旅行社總經理吳唐生說,有別於常人喜歡到歐洲等文明國度,戴勝益認為,倫敦、巴黎,等老了再去,那些知名的博物館,即使行動不便,都還能坐輪椅參觀;反倒是即將消失的古文化或天然景色,要趁著時機對,體力還好、美景還在,盡快去看。

有些地方,自然景色隨時在改變,也是戴勝益旅行的首選。例如,二○○三年八月,他第一次「闖」入亞馬遜叢林,「叢林水域生活,居然是由跳出水面的河豚取代晨啼的公雞,叫醒一天開始!還有,食人魚其實只有巴掌大;抓鱷魚重點在用強燈照牠的眼睛……。」 

「到亞馬遜一定要去秘魯的Machu-Picchu(馬丘比丘)!像坐時光隧道機,走入古印加文明。」在他心目中有如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馬丘比丘「不搶時間,恐怕也很快變質。」 

飆眼淚的美景

寫過《旅行之王》一書的日本影評散文家四方田犬彥提及,如果有人問他,在旅行中什麼時候會覺得幸福洋溢,其中一個瞬間是「眼前的風光,死前還有機會再看一次嗎?」

上帝也不會讓人永保青春和體力。所以,戴勝益有些旅行,要趁著體力好時,趕緊完成。像是今年三月他剛完成的聖母峰海拔五三三七公尺基地營之旅。

就如柯特勒所說:「我們藉旅行學習扮演各種不同嘗試的角色、開拓不同層面自己,由此獲取珍貴的人生經驗,遊罷歸來時,你所認識的自己又將有所不同。」對旅行「上癮」的戴勝益很肯定的說:「我會持續旅行,直到不能行動為止!」 

節錄自: 商業周刊第 1019 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tinlin 的頭像
    martinlin

    牽手和分手來自同一雙手

    mar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