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企業普遍存在著一個危機:員工變成了隱形人。由於覺得不被賞識,覺得遭到忽視和冷落,許多員工只好用他們知道的唯一方法進行反擊 ── 他們躲在公司的角落裡,工作上的表現只求六十分,抱怨連連,並把這些技巧傳授給新進的員工。他們心想:我工作上表現得再怎麼優秀,也不會有人注意到的,那麼拚命幹嘛?既然我有可能是公司下一波資遣的對象,我何必努力為公司賣命?
保持低調,永遠不做自己分內以外的工作,是企業中最負面的工作態度。本書的兩位暢銷書作者透過生動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隱形的員工會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很大的破壞。所幸,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如何扭轉員工的負面心態,其方法是:設定明確的目標,看見員工的努力,並且在過程中慶祝每一次的成功,藉以抓住員工的心,讓他們願意為了公司的目標全力以赴。如此一來,員工終將能提高其生產力,並覺得自己有受到注意、受到重視、受到賞識 ── 也就是覺得自己有被看到。
今天的環境競爭如此激烈,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個火紅的產品、下一個獨特的能力、下一個高明的解決方案。可是,聰明的管理者卻開始回到基本面上。他們發現,當員工得到了肯定,他們對工作就會更用心、更投入,企業的經營也會更成功。這本書要告訴你正是:如何將隱藏在你團隊成員身上和企業裡的潛力全部給釋放出來。
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主管並不知道自己公司的工作環境有多麼不健康。他們很清楚頂頭上司對他們有什麼要求,也稍微了解公司有哪些顧客和他們的需求,更能如數家珍地將公司的產品一一介紹給你聽。問題是,那些替他們賣命、幫他們把工作加以完成的員工的需求呢,他們又知道多少?老實說,少得可憐。
知道這些事為什麼重要呢?原因很簡單,當主管關心部屬、把部屬真的當「人」看的時候,他的員工就會工作得更加賣力。假設今天有兩位主管,一位個性冷漠,不關心員工,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前途,另一位則非常關心你工作上的成就,三不五時還會問問你孩子的近況和你週末最喜歡從事的嗜好,你會比較願意為誰賣命呢?「只要他尊重我,我就不在乎他喜不喜歡我」這樣的老生常談,不但大錯特錯,在現代的職場上更具有殺傷力。
錯誤的管理態度,在職場上會造成不少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叫「假性出席」(presenteeism)。所謂假性出席是指,一個人雖然每天都到公司上班,但是卻因為身體或心理的問題而無法專注在工作上,他可能不斷煩惱著家裡的問題,要不就是過度擔憂工作上的一些難題。這些人到心不到的員工,有很多都已經心力耗竭、壓力過大、能力沒有充分發揮,或僅僅只是遭到上司冷落。《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估計,在美國的企業界,假性出席現象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損失,每年高達一千五百億美元。
不止如此。底下還有一個關於管理效能的數據會幫助我們更看清楚事情的真相。綜合最近出爐的幾份研究可以發現,在目前的職場上,平均有大約百分之三十的員工是處於「積極的抽離狀態」。意思是說,在你的公司裡,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三個人不在乎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品質、不願意充分投入心力,甚至還把其他同事拉去加入他們的「不滿足俱樂部」。
實際走訪街頭巷尾,看到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根據二OO三年所做的一份調查,有百分之九十的上班族表示,他們希望上司能夠更注意到自己的努力,並改進鼓勵和嘉獎的方式,他們才會覺得對公司更有向心力。
簡言之,這個普遍存在於企業界的「隱形員工」的現象,以及這些員工所帶來的破壞力,是值得以專書來加以探討的。事實上,我們也真的這樣做了。
目前各位手上的這本書,是我們在幾年前開始著手撰寫的,當時,我們合著的一系列名為「胡蘿蔔」的企管叢書已經發行上市。許多讀者邀請我們到他們的組織裡頭演講,我們也因此有機會和許多來自世界各國和各個產業的領導人及經理人會面。
乍看之下,這些管理者個個都非常優秀。他們都身著光鮮、符合專業形象的服裝,口中操著正確無誤的語彙,體態優美毫無瑕疵,對於自己所屬的產業和行話也都非常了解。然而,當我們和他們底下的員工聊天時,他們的管理功夫才要見真章。一個優秀的上司,他底下的員工多半表現得自信滿滿、活潑外向,好像沒有一件事情辦不到,對於改變或競爭,他們也顯得無所畏懼。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腦力以幫助組織達成目標,似乎讓他們非常樂在其中。
然而,我們也遇到了很不一樣的員工。相較於前面那群人,這些人有的顯得過於沈默寡言、含蓄內斂,有的則是對可能危及其事業前途的市場狀況感到憂心忡忡。最糟的是,有些員工會公開表達出鄙視的態度;他們抱怨自己的顧客要求太多,抱怨自己的同事,更抱怨自己的老闆。
通常,這些人有個差勁的老闆,於是,他們乾脆把工作上的時間都拿來扯自己團隊後腿、扯自己上司後腿、扯自己公司後腿,不然就是表現得極為憤世嫉俗。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直都活在陰影當中,從來沒有被注意到。
換言之,他們是……隱形的。
多希望我們可以說,他們的感受我們不能體會,然而,我們自己也碰到過好主管和爛主管。其中的差異可以說有著天壤之別。一想到世上有那麼多人正在差勁的老闆底下受苦,一想到有那麼多管理者希望當個好上司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沒有適當的工具或沒有時間學習,我們就認為自己該寫這本書。
這正是本書誕生的緣由。接下來,各位將讀到一些故事,看管理者如何學習用正確的方法管理員工,讓員工覺得有受到賞識和器重。學習,是這裡的關鍵字。因為,對大多數的人而言,肯定別人和欣賞別人是需要學習的。只注意到第一名而忽略其他,是人之常情。然而,最優秀的管理者懂得去學習肯定和欣賞的藝術。這樣的學習是非常值得的,因為,它終將帶來一些無法透過其他方式獲得的好處,包括:
‧發揮策略效果。(獎勵可以刺激員工重複做出你樂見的行為)。
‧改善溝通。(當同事獲得表揚時,沒有人會心不在焉。)
‧加深主管和員工之間的感情。(想想看,公司的內部刊物什麼時候發揮過這種影響力了?)
‧鼓勵管理者和員工精益求精。(得到了獎勵,我們通常會在工作上變得更加賣力,也更有使命感。)
‧影響獲利。(覺得受賞識時,我們多半會把原本的工作做得更好。)
今天的競爭環境如此激烈,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個火紅的產品、下一個獨特的能力、下一個高明的解決方案。然而,要想找到這樣的產品、能力或解決方案,途徑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群關心公司、工作認真、會「被看見」的員工。光想從各種報表或策略文件中尋找靈感,你極有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要想讓公司永續成長、不斷成功,你應該善用你的時間,用心地去看見你的員工和獎勵你的員工。這是一項最睿智的投資,也是一項極具成長潛力的投資。
http://marketing.soidea.com.tw/read/200703/0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