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李向霖/台北‧
太陽能產業目前正以每年 30%的速率快速成長。不
過對於台灣的太陽能廠商而言,矽原料不足一直是發展
上一個很大的絆腳石,尤其是剛剛切入太陽能產業的廠
商如昱晶、昇陽等,更是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嘆。
昇陽光電在去(2005)年 5月成立,目前資本額 8億
元,為專業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廠商,今(2006)年 4月份
已裝置一條生產線並已開始試車,預計年底產能為30MW。
昱晶能源則是由億光董事長葉寅夫發起在去年 8月
成立,目前資本額 7億元。第 1條生產線將在下月量產
,年底前還將新建第 2條生產線並於12月開始試車,估
計今年總產能為60MW。
昇陽光電總經理張錦龍表示,目前太陽能產業下游
擴產太快、上游原料跟不上,使得原料價格高漲。不僅
原料成本高,要買還不一定買的到,原本今年計畫增加
第 2條生產線,也因原料不足而停擺。希望將來能建立
一個太陽能科學園區,將上中下游整合,讓台灣廠商也
可以跟外國一樣擁有自己的原料來源。
昱晶在原料取得上則較為順利,總經理郭俊雄表示
目前已在和國外廠商洽談明年的購料計畫,如果順利的
話將以 4條生產線為目標進行。郭俊雄也表示國內廠商
應該將技術進一步提升,可獲得國外原料廠較高的供給
率。
中美晶 (5483-TW)為國內少數生產矽晶圓及長晶棒
的廠商,總經理姚宕梁表示原料矽目前是賣方市場,只
要有原料不怕沒客戶。中美晶雖然是產業的上游廠商,
面對多晶矽的供應不足,中美晶仍然受制於國外原料廠。
姚宕梁進一步表示目前一料難求的狀況也使下游的
太陽能電池廠紛紛跳過矽晶圓廠直接向國外矽原料廠訂
料,打亂了整個產業的供給面。希望政府在補助太陽能
的下游設備時,也能扶植上游的長晶棒及矽晶圓廠。鼎
元 (2426-TW)總經理鄧及人也補充,讓產業能夠成功整
合,太陽能將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