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旅行之開始旅行
「旅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樣的思路邏輯?人為什麼要旅行?又要往哪裡旅行?跟誰去旅行?要怎麼去旅行?要帶什麼去旅行?「旅遊」就是「旅行」嗎?旅行又要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
俗話說:「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字典上說:「【旅行】 出門到外地去遊歷」。
有人說:「旅行是一種休息,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有人說:「旅行就是一種玩樂、一種探索!」,還有人說:「旅行是一種生活品味」; 為了學習新鮮事、為了給自己另一個天地、為了獎勵自己、為了給自己跟心愛的人不受打擾的時間、為了跟自己的身心對話、為了開拓視野、為了離開現有的人事物、為了求證書上的知識、為了了解異國文化…,所以人們開始旅行。
閱讀旅行說:旅行是「旅途中的行動」,它從閱讀開始,在回憶裡結束。旅行不只是旅遊,更包含有深一層對人生以及在身心靈上的感知與質變機制。如果一定要類比的話,或許蘊含美學、勇於創新、體驗身心感動與震撼的藝文活動,是最接近的。」
「旅行從閱讀開始,只是一段淺淺淡淡的遊記,便啟動了我們想要旅行的計畫, 閱讀跟旅行是我們精采、豐富生活的方式。」
閱讀旅行之忘記旅行
無庸置疑的,在日常生活中,您一樣可以獲得品味、休息與學習:享受一頓浪漫的晚餐、在早春初萌的綠芽間穿梭、11:00前上床睡覺、不受打擾地看完「可魯」、讀讀笑話書、跟好友把酒言歡、看一整天的Discovery、上一堂好的課程、到頂樓對著天空大叫、心愛的人對你說聲「I love you」、收到夢想中的生日禮物、在中央圖書館待上半、聽聽真善美原聲帶、吃地瓜排毒餐、在公文上塗鴉…
有更多的人忘記旅行,當然是因為身在旅行中,沉浸在這件事所帶來的喜悅與驚奇,腦內的酚多胺充斥著我們的軀體,因化學反應讓心中洋溢著幸福感,讓人完全忘了身處異地,只期待著下一個驚喜與滿足。
閱讀旅行之繼續旅行
假如您說,沒錯,「旅行」所擁有的複合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一樣可以獲得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可說是一個生活品味家;同時,您將會在旅行中,獲得更加敏銳及強烈的感知,而且我們相信,旅行對你來說,是探索生活最重要的法門。
凱薩大帝說:「我來到,我看到,我征服」
閱讀旅行認為,「旅行」之所以永遠盛行,在於親身體會的感受;而閱讀則可以讓我們建立對旅途的期望,並學習到,這些感受可以用那些字句及知識來加以具體傳述,分享給他人知道。當他人在另一個時空背景下感受到的時候,那麼,彼此的心靈能夠靠得更近,更能夠期待兩顆心單純無間的真實感動。
旅行更是一種行動美學,讓身心在移動中,擷取涵養真善美的微量元素,讓我們在慣有的邏輯外,點滴豐富生命的層次。
文化大師余秋雨在2005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旅行‧閱讀─遇見100%的人生品味」演講中提到,「生命中,因為災難或種種原因,讓我們失去許多美好,包括青春。能夠補償的,在我的經驗裡只有旅行和閱讀。」
ref:]http://www.sunshinetour.com.tw/read_travel.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