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陶笛的基本簡介】
奧卡利那笛(又稱洋壎),美國人稱為甜番薯,在台灣被通稱為陶笛,日本則又稱為土笛。
在西洋的音樂上被歸為長笛類樂器,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長笛類樂器是管狀的,而奧卡利那笛球狀或蛋形的。
他的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棱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他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
早期的奧卡利那笛的材料有用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現在多用陶瓷製作,也因此有了陶笛這個名字。
要說起奧卡利那笛的起源,很難介定他是從那裡開始發展出來的。
在考古的文物中發現,人類在12000年前就知道用骨頭鑽孔吹奏出簡單的音。
而在中國商周也曾出現類似的蛋形樂器,稱為壎,雖然外形和材質跟現在的奧卡利那笛很像,但發音的原理卻不相同,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到現在奧卡利那笛的發展。
只能說是獨立發展出來的兩種樂器。現在見到的奧卡利那笛,應是由早期受到南美洲的Aztec人和Maya人做出仿鳥鳴的樂器影響,自西元6世紀開始,奧卡利那笛就在祭典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通常是在儀式進行中配帶在身上,不過當時它的功能仍屬於裝飾,而非音樂上的。
後來這種南美樂器在西元1300年傳到歐洲的英國,英國用羚羊角封口製作成了一種叫Gemshorn的樂器,不過他是直吹的。
後來1853年一位義大利音樂家Giuseppe Donati發明了一種10孔的類似小鵝的樂器,也用了義大利文的ocarina做為他的命名。
這樂器也就是目前我們現在看到的潛水艇形的奧卡利那笛,ocarina這名稱也被我們用來做為此樂器的通用名稱。
當時也奠定了用7種不同尺寸組成的奧卡利那笛樂團,以古典和歌劇的曲子為主。
到了1900年,在美國開始風行這項樂器,並且因為他的形狀像番薯,而給予他甜番薯這個名稱。
在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軍隊為也提高士氣,在軍隊中廣發用塑膠做的奧卡利那笛,並且改為8孔的形式。
同一時期的日本,在1928由日本人明田川孝先生改良義大利式的奧卡利那笛,成為12孔的奧卡利那笛,一直到現在,奧卡利那笛仍為日本普偏可見的樂器。
到了1960年在英國由一位音樂家John Taylor發明了4孔的奧卡利那笛,可以吹奏一個8度音,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圓球形奧卡利那笛。
後來一位雕塑家Barry Jenning依Taylor的4孔改良為最多可以到7孔的奧卡利那笛。
台灣的奧卡利那笛的發展,是近十年的事。
早期秘魯樣式的奧卡利那笛常可以於民俗藝品店看到,但大多是沒有音階的裝飾品,直到1990年,
蔡宗瀚師父開始研究如何製造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之後,後來陸續才做出具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到了2003年,
台灣第一位奧卡利那笛樂家游學志先生發行了台灣的首張奧卡利那笛專輯後,台灣便帶動了一鼓學奧卡利那笛的風氣。
目前在台灣製造奧卡利那笛的師父相當多,包括了有蔡宗瀚師父、張志名師父、李生鴻師父、陳俊來師父、謝永清師父、郭慶榮師父、是誠、南投鼎記等。
而且台灣目前除了有日式的12孔奧卡利那笛,也有英式改良的6孔奧卡利那笛,更有自創指法的是誠陶笛,在音色音準美感上,都突飛猛進,不輸日本所產的奧卡利那笛,相信將來,奧卡利那笛在台灣也能成為一種普遍的樂器。

小唐撰文予2005.01.27

--
citation from
http://ocarina.kys.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