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 曹興誠部落格
http://blog.yam.com/straitpeace/article/12847317
本人於十一月二十日以廣告再論「兩岸和平共處法」(以下簡稱「和處法」)之後,原擬再討論「真、假台獨」問題;惟鑑於國內許多人不能就事論事,此次乃決定拉高視野,從近代科技發展與國際趨勢之角度,談談兩岸問題。
眾所周知,近代科技發展始於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終於達到人類文明的一個新境界。在此以前,人類衣、食、住、行、育、樂種種需求,都屬供不應求;必須彼此掠奪以求滿足,所以世界爭戰不已。二次大戰以後,各類工業產品的大量生產,使得人類日常需求的所有產品,都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即使今日石油看似供不應求,如果油價持續攀升,核能與其他替代能源將順勢再起,使能源不虞匱乏。例如法國之能源供應即有四分之三來自核能,目前世界各國核電廠之興建亦已轉趨積極。
工業產品之供過於求,雖然還沒有解決所有個人的貧窮問題,卻已大幅改變國際情勢。在物質供不應求的年代,一個民族一旦強大,即對四鄰展開掠奪,因而成為其他民族之威脅。但在供過於求的時代,物質的生產可以是無限的,市場卻經常不足;廠商必須奮力促銷,否則難免存貨堆積。今日任何地區或國家的興起,代表全世界增加了新的市場,所有人都會得利。這種情勢,使得國與國之間不再有爭戰必要,反而有互相扶持之需求。
二次大戰後,馬歇爾計劃驗證了國際間的互惠能產生偉大的互利。1949年至1952年,美國提供了130億美元重振歐洲經濟,結果四年之間,整個西歐的工業生產增長了40%,共同體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增加了32%。歐洲的經濟復甦為美國建立了龐大的出口市場,幫助了美國與日本的經濟成長,也陸續給亞洲四小龍帶來了成長機會。
科技帶來的生產能力,已經在先進國家之間建立起「互惠互利」的邏輯;也為世界的永久和平逐步奠立基礎。今天美、日、歐先進國家之間,儘管曾經都有戰爭舊仇,現在卻能同心協力來維持全球的和平與穩定。國際上的戰亂衝突,目前清一色地發生在科技落後、無知貧窮的地區,顯示戰爭是幼稚病;由於跟不上時代發展,沒有能力與人互惠互利,因此仍想從事古老的掠奪與侵占。
今天美、日、歐等地由於科技大幅進步,國家、社會也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下幾點值得觀察與探討:
一、人權之提升及個人之解放:
先進國家邁向科技化的過程,証明了國家需要保障自由與人權,個人創意才能充分發揮,國家的「軟實力」才能建立。此外,為了促進觀光、貿易及投資,先進國家彼此之間,對人、財、貨物之流通,都盡量予以方便。可見科技化不僅帶來富足及和平,也造成了人權之提升及個人之解放。
先進國家邁向科技化的過程,証明了國家需要保障自由與人權,個人創意才能充分發揮,國家的「軟實力」才能建立。此外,為了促進觀光、貿易及投資,先進國家彼此之間,對人、財、貨物之流通,都盡量予以方便。可見科技化不僅帶來富足及和平,也造成了人權之提升及個人之解放。
二、政府地位由「統治性」轉為「服務性」:
在過去戰爭的年代,政府或國家領袖往往被視為民族存亡之所繫,因此也就被賦予至高的權力;個人權利及意志必須屈服於政府之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逐漸淡出文明世界的舞台,政府之權力位階也跟著下降。目前世界各地逐漸普及之國家賠償法案,即反應出人權與政權走向平等之趨勢;政府也逐漸從統治的角色下降成為服務性質之組織。
在過去戰爭的年代,政府或國家領袖往往被視為民族存亡之所繫,因此也就被賦予至高的權力;個人權利及意志必須屈服於政府之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逐漸淡出文明世界的舞台,政府之權力位階也跟著下降。目前世界各地逐漸普及之國家賠償法案,即反應出人權與政權走向平等之趨勢;政府也逐漸從統治的角色下降成為服務性質之組織。
三、國家施政走向全球標準化:
在政府轉為「服務性」的同時,另一重要趨勢,是各國施政的標準化。今後任何國家,想要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以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則必須接受施政標準化之要求。以歐盟為例,這種施政標準化不僅僅涵蓋貿易而已,還包括財政、外交、國防、文化、消費者保護、工、農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等範圍。海峽兩岸目前雖然內部制度有許多差異,但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都必須做出調整,使有關進出口管制、關稅、外人投資、乃至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種法規能符合WTO之規範;此即施政標準化之影響。
在政府轉為「服務性」的同時,另一重要趨勢,是各國施政的標準化。今後任何國家,想要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以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則必須接受施政標準化之要求。以歐盟為例,這種施政標準化不僅僅涵蓋貿易而已,還包括財政、外交、國防、文化、消費者保護、工、農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等範圍。海峽兩岸目前雖然內部制度有許多差異,但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都必須做出調整,使有關進出口管制、關稅、外人投資、乃至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種法規能符合WTO之規範;此即施政標準化之影響。
四、國界由「權利疆界」向「責任疆界」過渡:
國家行政標準化及對人權之尊重,將使國界由以往的「權利疆界」日趨轉換成為「責任疆界」。換言之,國家對國境內之居民或旅客,不僅不再有予取予求之權力,反倒有提供各項服務的責任;如維持治安、清潔環境、便捷交通、健全法制、提供公平審判等等。今日歐人在歐盟境內旅遊,幾乎已經感覺不到國家疆界的存在;表示歐盟內部已經完成了國界性質的轉換。
國家行政標準化及對人權之尊重,將使國界由以往的「權利疆界」日趨轉換成為「責任疆界」。換言之,國家對國境內之居民或旅客,不僅不再有予取予求之權力,反倒有提供各項服務的責任;如維持治安、清潔環境、便捷交通、健全法制、提供公平審判等等。今日歐人在歐盟境內旅遊,幾乎已經感覺不到國家疆界的存在;表示歐盟內部已經完成了國界性質的轉換。
五、獨中有統、統中有獨之未來世界: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全球一共出現了125個新興的獨立國家,佔目前193個獨立國家的64%。在國家紛紛走向獨立分裂之際,各國的立法及施政卻又逐漸被統合在各種國際組織與協定之中(如聯合國、歐盟、歐盟協定、WTO、北美貿易協定等);形成獨中有統,統中有獨之現象。所謂無國界(但卻有責任疆界)之地球村,終將在這種統獨交織的情況下,成為人類生活的新現實。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全球一共出現了125個新興的獨立國家,佔目前193個獨立國家的64%。在國家紛紛走向獨立分裂之際,各國的立法及施政卻又逐漸被統合在各種國際組織與協定之中(如聯合國、歐盟、歐盟協定、WTO、北美貿易協定等);形成獨中有統,統中有獨之現象。所謂無國界(但卻有責任疆界)之地球村,終將在這種統獨交織的情況下,成為人類生活的新現實。
由以上的分析與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兩岸問題是過去中國科技落後、國家貧窮所造成而遺留下來的問題。今後兩岸科技持續進步、社會逐漸富裕,兩岸問題自將日趨和緩。如果未來兩岸政府都已經成為「服務性」的機構,兩岸政府施政都已經因「標準化」而漸趨一致,而兩岸之邊界也已經由「權利疆界」轉成為「責任疆界」,則兩岸問題將如日出雪融,自然消逝。
其實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大陸對台政策一直有所調整。從早期的「血洗臺灣」到現在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中間已有相當進步;但是從台灣觀點來看,當然仍存有許多不夠理想、應予改善之空間。
例如,「反分裂國家法」中,強調了中國的「領土」與「主權」,卻忽視了台灣已經「民主化」的現實。1895年滿清、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之時,雙方看到的只是台灣這塊土地的「地權」,毫不顧及當時台灣居民的意願。至今一個多世紀過去,大陸強調「地權」之時,仍只想對台灣人民進行「招安納降」,卻未認真徵詢台灣2300萬人的想法。滿清政府當時對台灣居民是「揮之即去」,今日大陸對台灣居民又打算「招之即來」。這反映出對台灣民意的漠視,也反映出大陸對台政策的不合時宜。
其次是大陸既然已經畫出紅線,不准台灣建立「台灣共和國」,卻又在國際上全面封殺「中華民國」,意圖讓國際上以為台灣是一個「無政府」狀態的「叛亂地區」。這或許有助於大陸把台灣問題解釋為「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可以「逕行平亂」而不受「外國勢力的干涉」(反分裂法第三條);但這種「內戰平亂」的思維,台灣百姓無人能夠接受,也強烈激化了台獨意識。
台獨人士認為,既然「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已經「不存在」,台灣又何需背負此一「虛名」?且去除「中華民國」國號,改稱「台灣共和國」,還可免去所謂「中國內戰」的糾纏,可以「斷尾求生」。此外,尚有人認為,更改國號如果沒有得到國際承認,仍不算完成「法理台獨」,因此未必會引起兩岸戰爭。此觀點如在台灣普遍獲得認同,無疑又將為兩岸關係投下新的變數。
本人以為,今天台灣所以尚未更改國號為「台灣共和國」,是因為台灣至今的民選總統皆為「假台獨」,其高唱台獨只是為了騙取選票;得到權位之後,即將台獨拋諸腦後。但如哪天有「真台獨」當選台灣總統,突然硬下心腸,把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相信許多台灣百姓會予支持,甚至不惜一戰。屆時大陸騎虎難下,恐怕也不得不動武。海峽烽煙一起,兩岸將無寧日;大陸的「和平崛起」也將橫生波折。所以,兩岸要和平統一,必須由尊重「中華民國」開始。把中華民國「幽靈化」,遲早終將逼出「台灣共和國」。此點中共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本人長期思考兩岸問題之時,心中對統、獨並無偏好。其實台灣的「獨」,至今對大陸有百利而無一害,大陸的「統」,未來則可能讓台灣百姓自政治混亂中「得救」。這些觀點,本人將在日後加以論述。
目前兩岸統、獨問題之存在,標示著我們的思惟水平,離先進國家仍有相當距離。我們看德、意、英、法在二戰時交戰慘烈,死傷無數,目前卻已同組歐盟,使用共同貨幣。美、日太平洋戰爭甚至以核爆終結,如今也以「美、日安保條約」結為聯盟。兩岸百姓為同文、同種之中華民族,且「國、共內戰」早已走出絕大多數人之記憶;奈何今日大陸仍不時以武力威脅台灣?而台灣政府則對大陸滿懷憤恨,欲「去中國化」而後快?
本人當然期盼,大陸能夠「大事小以仁」,尊重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給中華民國國際空間;同時以「近悅遠來」的態度,去除任何對台灣的威脅恫嚇。惟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政情複雜,其政策之改變,可能如巨龍轉身,需時甚慢。此時台灣應「小事大以智」,一方面堅持統一「需經公投」,以捍衛台灣的人權與民主;一方面確定不舉辦「獨立公投」,以耐心來等待大陸跳脫「地權」意識,改以重視人權的態度,來處理兩岸問題。而在此期間,台灣可以暫停統、獨爭議,同心協力發展經濟。本人建議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其思惟單純如此,故謂之「野人獻曝」。
近日觀看大陸衛星探月成功,心中激動不已。中國在十五世紀初,科技尚能領先世界,為知識大國。十七世紀近代科技在歐洲開始發展,中國因閉關自守無緣接觸,在現代知識上急速落後,相對變為極端無知。無知導致貧弱,貧弱導致內亂外患,垂兩百年之久。今天大陸衛星探月成功,表示中國又再度在知識領域力爭上游,成就可觀。依先進國家之經驗,知識可帶來富強,富強必定帶來新的格局、新的視野,不致於再以十九世紀的思惟,來處理二十一世紀的兩岸問題。探月衛星傳回了照片,也傳回了兩岸的和平曙光。本人對此激動興奮,雖可能遭獨派人士誤解怒罵,但仍忍不住在此披露,希能與有識者共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